🏡🏫 室內空氣品質危機?揭露學校與住宅中的隱形殺手!💨

這篇文章 《室內空氣污染物、舒適參數及其在永續發展背景下的相互作用》 主要探討了室內空氣污染物(如 二氧化碳 (CO₂) 和 一氧化碳 (CO))與舒適參數(溫度 和 相對濕度)之間的關係,並評估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。

摘要

在聯合國 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 (SDGs) 的框架下,「確保健康與福祉」是其中一項重要目標。全球許多研究顯示,許多健康問題都與空氣污染物及其與舒適參數的相互作用有關。因此,在建築設計或建材選擇時,應考慮人類暴露於污染物的潛在風險及相關健康影響。本研究監測了不同類型空間(辦公室、住宅、教育場所)內的污染物濃度與舒適參數,並探討其影響。

研究結果顯示:

  • CO₂ 濃度:
    • 辦公室:888 – 1668 ppm
    • 住宅:1053 – 1389 ppm
    • 教育空間:1720 – 4302 ppm
    • 所有測量空間的 CO₂ 均超過 800 ppm 的標準限值。
  • CO 濃度:
    • 變動範圍:0.35 – 3.90 ppm
    • 低於 OSHA 規定的 50 ppm 限值。
  • 溫度與濕度影響:
    • 高溫與高濕度會影響室內污染物的濃度變化。
    • 教育場所的 CO₂ 濃度較高,主要因為通風不足及人數過多。
    • 住宅區的 CO 濃度較高,可能與燃氣烹飪活動有關。

研究建議針對不同空間採用客製化通風系統,以確保室內空氣品質達標,同時兼顧能源消耗與健康需求。

結果分析

  1. CO₂ 濃度
    • 最低值:住宅 < 辦公室 < 教育空間。
    • 最高值:辦公室 < 住宅 < 教育空間。
    • 教育空間的 CO₂ 濃度最高,原因為:
      • 學生數量過多(25 – 28 人)。
      • 通風不足,新鮮空氣供應有限。
  2. CO 濃度
    • 最高值出現在住宅空間,可能與廚房燃氣使用有關。
    • 但所有數值均低於 50 ppm 限值。
  3. 溫度與相對濕度
    • 辦公室的 最低溫度最冷,教育空間的 最高溫度最熱
    • 教育空間的相對濕度超過 60%,可能會影響學習環境與 IAQ。

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認為這篇研究強調 通風設計對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性,特別是在學校與住宅環境,未來應關注永續建築的發展,以減少污染物影響並改善居住健康

📢 提醒民眾:如何改善學校與住宅的室內空氣品質?

為了確保健康的居住與學習環境,以下幾點值得特別關注:

🏫 學校環境

改善通風設計:避免教室長時間門窗緊閉,增加機械換氣設備,如新風系統或排氣扇。✅ 控制學生人數:過多的學生會導致二氧化碳(CO₂)濃度飆升,影響專注力與學習表現。✅ 定期監測空氣品質:學校應安裝空氣品質感測器,隨時掌握 CO₂、PM2.5 等污染物變化,必要時開啟空氣淨化設備。✅ 避免使用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s)的產品:如強力黏著劑、油漆等,以減少室內污染物來源。

🏡 住宅環境

加強廚房通風:煮飯時務必開啟抽油煙機,並適當開窗,避免 CO 濃度上升。✅ 避免燃燒產生污染物:如熱水器應安裝於通風良好的空間,以降低 CO 濃度。✅ 保持適當溫度與濕度:理想環境為 23.5 – 25.5°C,濕度 30 – 60%,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健康與 IAQ(室內空氣品質)。✅ 定期開窗換氣:每天至少開窗通風 15 – 30 分鐘,降低室內 CO₂ 濃度並補充新鮮空氣(前提是室外空氣品質良好)。✅ 選擇低污染家居產品:避免購買含甲醛或高 VOCs 的家具,並確保新家具放置通風處逸散味道後再使用。

💡 結論室內空氣污染不容忽視! 透過 改善通風、調整環境參數,並使用 低污染家居產品,我們可以顯著提升室內空氣品質,確保自己與家人的健康! 🌱💨

 (參Vasile, V., Ion, M., & Dima, A. (2020). Indoor air pollutants, comfort parameter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. IOP Conference Series: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, 588(3), 032075)